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【再贴一篇谈论投资的文章。兵临5000点关口,让人不贪婪,固然有些不合时宜,不过拉长了看,这篇多年前写的文章中测算的10%~15%的年回报基本靠谱。泡沫咝咝作响,我不阻碍大家发财,本文只对有志于长期投资股市的投资者有意义。牛来了,又去了,投资者却会一直在。对于这部分投资者而言,享受泡沫的同时,不要忘记探寻投资之道。】

投资第二步:不贪婪

   我见过太多的投资者,被股市回报的迷幻诱惑引入市场,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,无辜却柔弱。面对他们完全缺乏想象力的残酷与艰难,他们充满勇气地战斗,有些像保卫通州的满洲军队,手持大刀,被英帝国的大炮屠杀,毫无还手之力。

   他们不了解,投资的要诀是风险控制,而不是一味追逐回报。短期而言,股市是赌场,运气如果与你为伍,你可以大捞一票。但长期而言,股市是冷酷无情的划分者:投资者总是被划分为两类——成功者与失败者。失败者总是占大多数,成功者却天然很少,而股市赋予成功者的战争酬劳却很高。市场得以生存的前提,是不断为成功者制造失败者。

   如何制造失败者?透过“贪婪与恐惧”这一对强有力的武器,市场不断地教给投资者错误的投资哲学与投资技术,在每一分每一秒都鼓励投资者重复或者创新各种错误。在极大的规模上,这一过程不断重复,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失败者。

   所以,股市投资,在本质意义上,是长线游戏。投资者需要做的,是生存下来。只要能够生存,就有希望成为成功者,那个时候,市场会把失败者缴纳的学费,自动分配到你的手中。

  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,学会控制风险,学会控制自己缴纳的学费额,是绝对重要的。

   投资者要应对的第一个敌人是“贪婪”。中国的投资者似乎尤其贪婪。很多投资者恨不能每年都挣50%的利润,或者最好是每月都有这么多。这是疯狂的想法,我自然理解。这样的想法会被“邻居”挣到了“翻倍”的利润所鼓励。请相信我,没有那么多“邻居”真的挣到了这么多利润。人性很有意思,他们会记住自己的胜利,而面对自己败走麦城的经历,他们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选择遗忘——至少,他们更乐意谈论自己“过五关”的辉煌。

   所以,第一点是,你需要记住,没有人可以每年挣50%,更不要说100%了。巴菲特不能,索罗斯不能,我不能,你不能,没有任何人能。

   第二点是,高风险意味着高波动,而高波动从长期来看,只会让你付出更多。举个数学例子:如果你第一年挣50%,第二年再挣50%,第三年亏损50%,三年平均收益率是多少呢?可能出乎你的想象,少得可怜,刚好4%。与其如此,不如去获取更加容易的每年8%的利润,不是吗?

   那么,现实的投资回报预期应该是多少呢?我的答案是,15%以下。来看一个恒等式:

   股价=市盈率×上市公司利润=市盈率×GDP×上市公司利润占GDP比例

   那么,股市提供的长期回报率,必然符合:

   股市回报率%=市盈率变化率% GDP增速% 利润占比膨胀速率%

   让我们来分别看看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可能数值:首先研究中国股市市盈率从1995年至今的变化。根据我们的计算方式,中国A股市盈率一度高达70倍(2001年牛市末端),在2007年牛市末端也高达50倍,但长期而言,呈现出明确的下滑趋势,平均每年下滑1.7倍左右。目前的市盈率大约在20倍,远低于历史平均值34。发达国家市盈率水平平均值大约是14倍,如果假设25年后中国平均市盈率水平降低到16倍,则每年市盈率变化率为-1%

   再来看GDP增速。从1995年至今,中国GDP年均增速为9.7%,加2.4%的通货膨胀率(按照CPI计算),名义GDP增速为12.1%。预计未来GDP增速会降低2%-4%,但通货膨胀率可能增加2个百分点。以此计算,未来名义GDP增速应该在10%-12%范围内(如果不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话)。

   上市公司利润占GDP比例可以依据企业利润占GDP比例来推算。 2009年该比例大约为9.8%。按照我们的研究,这一比例有可能在未来降低到8%左右。如果按照25年来计算,这一变量带来的年化收益率为-1%

   将三项相加,未来25年股市预期回报应该在8%-10%左右。

   上述计算中,未考虑的因素,是上市公司透过资产重组、资产注入等活动,使其利润增速高于非上市公司。这一因素较难量化考察,但即使乐观估计,也很难超过年化5%水平。

   因此,长期来看,中国股市提供的回报率水平很难超过15%;合理的估计是10%左右,正好与过去15年来股市回报率相当。

   如果按照10%来预计自己的投资回报,将会有助于投资者少受“贪婪”的掌控,减少短线操作、跟风炒作、频繁换股等痼疾的损害,而学会从长线投资的角度思考问题。这是学会控制风险的首先一步,当然,如果你假设自己是巴菲特、索罗斯,自然可以忽视上述推理。

0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刘海影

刘海影

47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经济学者,国际对冲基金经理,上海国富投资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,上海卓越发展研究院、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。研究宏观经济,解读资本市场,每有所思,必有所得。出版专著《中国经济下一步:繁荣还是陷阱》。 新浪微博:http://weibo.com/liuhaiying2011

文章